绵阳市幼教联盟
政、学、研、产、用的紧密合作 共谋发展


      


一、学校基本情况 

 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于1940年,为体现当时倡导的“乡村教育救国论”而命名为四川省立威州乡村师范学校;1950年更名为川西师范学校,1953年又随省建制的改变再更名为四川省威州师范学校。1993年启用现校名。1999年阿坝州人民政府决定将阿坝州教师进修学校并入,实行“一套班子,两块牌子,两种功能”。2000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阿坝州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。 2003年9月,州人民政府在对全州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时,决定将我校作为“州重点办好”的唯一一所师范学校予以保留,系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。

  学校占地111亩,教学设施设备齐全,学校现有教职工86人,专业配套,结构合理,其中,高级讲师37人,讲师27人;有硕士研究生1人,研修生结业27人。现有10个教学班,在校全日制学生388人。开设有五年制、三年制小学教育普师、学前教育、和高中起点两年制普师专业,以及中小学校长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。

  我校学生90%来自阿坝州13个县,主要是雪山草地、藏寨羌乡的农牧民子女,毕业后主要是回到农村、牧区从事小学教育。多年来,学校紧扣“知识够用,技能过硬,师德高尚,敬业爱岗,勇于创新,善于在农(牧)区教书育人的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”的培养目标,坚持“规范+特色”的办学理念,实践“敬业、育人、笃学、成才”的校训,努力培养“合格+特长”的人才,艺术教育特色鲜明,科技教育成绩显著,教育科研成果丰硕,教育质量稳步提高,毕业生在近几年全州小学教师和公务员招考中表现突出,圆满完成了省州教育部门下达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,充分发挥了阿坝州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突出作用。办学至今,学校已输送毕业学生1.2万人,培训各类人才数千人。是阿坝州民族教育最稳定、最主要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。

  学校以优良的办学传统、丰富的管理经验、良好的教风学风、过硬的教学质量,赢得了“培养人才的摇篮”的美誉,并多次受到全国、省和州级表彰奖励,先后被授予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、全国先进师范学校、省级校风示范学校、阿坝州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、州最佳文明单位、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、省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、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。2003年被中共四川省委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文明单位;2004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“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”;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;2006年被中共阿坝州委授予“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”光荣称号;2007年被批准为“阿坝州科协工作先进单位”,2010年5月被州教育局批准为“阿坝州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。

  2005年11月,四川省教育厅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办学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,对我校进行了小教专业专科办学水平评估,并认定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办学水平以“良好”的等次,达到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办学水平的要求,成功提升了办学层次。

  由于汶川“5.12”大地震,导致学校在原址已经不能正常行课,经省、州的安排,我校于2008年秋季至2010年秋季以“保留建制,自主管理,整进整出”的方式,在四川省江油市异地复学,学校在原校址进行重建。两年里,在“李白故里”江油,学校着力加强师德建设,切实改善师生生活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,实现了“安全、秩序、稳定”的工作目标。根据州人民政府和州教育局的要求,我校已于2010年7月回迁汶川。灾后重建于2011年9月基本完成,现在正在进行后期的完善工程,设施设备基本到位。

  二、学校管理 

  学校有一支团结协作、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, 能够以“团结、进取、勤政、廉洁”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,整个领导班子团结协调,既分工又合作,形成了强有力的凝聚力。学校干部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做到了勤政务实,以身作则,起好模范带头作用,

  学校管理层次清晰,职责明确,政令畅通,运转有序;建有符合校情的各项规章制度,制度贯彻落实,措施扎实。行政、教师、学生三支管理队伍有效运作,校级领导以身作则,积极参与全程管理。学校管理坚持安全第一,责任到人。

  学校重视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,形成合力,爱心育人。在“四要”上着力,即在心齐、气顺、劲足、风正上着力,进一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。提倡“四讲”,即讲规矩,讲责任,讲协调、讲宽容。坚持处室干部“三到场、四深入、五带头”工作,增强工作的针对性、时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。

  三、师资队伍建设情况 

 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现有教职工86人,其中管理人员4人,工勤人员12人。其中高级教师35人,占41%,讲师27人,占31%,硕士研究生1人,研修生结业27人,占31%,有特级教师1名。教职工党员35人,占41%,省级优秀教师3人,州级优秀教师10人。

  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,培养年轻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,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,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。立足本校基础,抓好教师校本教研和在职培训。着力培育年轻教师,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爱岗敬业、科研意识强、教学有特色的师资队伍。强化责任心、工作意识。

  1、鼓励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研修学习,资助教师在职读研和出版教育教学专著,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或任教。鼓励创新创优,鼓励成名成才。

  2、倡导教师形成反思的习惯,做好专业发展规划;倡导教师读文化教育专著,写教育教学反思、教育叙事、文化教育随笔等,提升文化素养、教育教学能力。

  3、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,促进青年教师成长;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和比赛活动,实现教师教育活动的常规化、系列化,并致力于形成浓郁的学术风气;健全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,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公开课、优质课、教学能手、骨干教师、等评选活动,促进教师健康成长。

  4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,规范行为。召开一帮一师徒结对子,并随时检查落实情况。组织跟踪听课,青年教师展示课,在教学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。

  5、坚持公开课,听课,评课制度。对所听的课进行及时的评课指导和交流。对老师上课情况采取推门听课、组织专门的听课组随堂听课、走廊巡视进行检查等,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。

  6、结合学校特点、教师队伍情况,每周开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训,并要求教师做好记录,写好反思等。

  7、关注教师政治生活和身心健康,培养团队精神,努力造就一个团结、务实、创意、进取的生机蓬勃的优秀教师群体。

  四、资源配置 

  5.12大地震使我校受损严重,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,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,目前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。学校占地 111亩,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,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实验楼构成学校的主建筑群。其中,操场400平方米。

  目前,我校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20多台,多媒体教室16个。校园网络平台正在建设中,生物实验室、物理实验室,地理专用教室、生物专用教室、美术专用教室、阶梯教室、舞蹈室、心理辅导室各1间,音乐专用教室2间。电子琴房50间,钢琴22台,电子琴50台;图书阅览室1间,震后图书余约5万册;另有体操房、练功房、医务室、学生食堂等,能够较好地满足本专业教学、科研活动的需要。各专用室的管理制度上墙,使用记载齐全,考核、奖励的措施落实到位

  学校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、美化,有美观大方的花园、长廊、假山,雕像,校园内绿草成茵,树木成行,鲜花吐艳;校舍门窗完好,玻璃齐全,窗明几净,教室、校园办公室布置合理大方,富于教育性;有富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宣传橱窗、黑板报、广播室;按规定悬挂张贴了名人画像、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:学校有校风、教风、学风;班有班风、班规,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。

  五、教学质量管理 

 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。学校坚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,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,提升育人观念;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教研活动,提高教师教学视频,构建高效课堂;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,积极开展“拜师结对子”观课议课等活动,提升课堂效率;鼓励教师进修学习,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。

  学校注重教学过程管理,努力提升教学质量。学校在管理实践中,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量化评定、奖励制度,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。学校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来抓,在“严、细、实”上做文章,着重抓好教学常规的“五个环节”(备课、上课、辅导、批改作业、质量检测),实施“日巡制”(教务处每天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督查)、“月查制”(教导处每月对教师备课、学生作业批改进行检查)等。

  由于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,建立了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,我们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,面向全体学生,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,

  1.严格按照《课程计划》开齐开足课程及课时,无随意增减的现象。

  2.有较为健全的教学常规制度,教学各环节都有规范的质量标准并能严格执行;有较为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。

  3.能严格按规定订购教学用书,除此以外一律不订购,坚持控制乱推销的书籍、资料等,学校自己也不滥编、印有关资料等。

  4.学校教师能胜任教学工作,能准确地把握大纲和教材,能针对学生实际认真备课,重视学生实践活动,坚持启发性教学,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,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,能落实教学目标,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,85%以上课堂教学达优良水平。

  5、教学管理人员亲临教学一线,掌握第一手情况。深入课堂,坚持听课,了解掌握教学动态,适时指导。监控教学质量,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、教师会、教研组长会、处室会等,坚持找教师了解教学情况,加强质量分析,及时调节。讲究方法,讲究策略,确保质量。

  6、各教研组着力进行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活动。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,每次活动都做到主题集中,任务明确,措施扎实,责任落实,效果实在。通过校本教研、自主学习、继续教育和外出进修培训、论文评选等活动,努力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,增强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。

  7、学校坚持常规压阵,严肃纪律,加强了教学常规的管理,加强了教师教学规范引导,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。严把教师备课、讲授、辅导、作业批改、考试等环节。

  8、通过建立教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,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,促进了广大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;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赛课、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,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;

  9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测评、教学检查、教学督导活动,重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工作,实行奖优罚劣,着力对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进行整改提高。

 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的建立,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,使我校有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之中,投身于教育科研之中,形成了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、严谨笃学、与时俱进的良好教风。近年来,学生在各类招考中成绩突出,就业情况良好。08年以来每年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数占当年毕业生数30%以上。就业人数占当年毕业生数70%以上。

  六、教研工作 

 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,提高教学科研水平。以校本研修为着力点,推动师资建设。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教研论文,并组织进行评审,召开年会进行总结、表彰等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,积极参加学习教科室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。以近三年为例,2009年威师科协年会共收文科论文37篇,理科论文19篇,德育论文20篇,另有24人次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获奖。出版《阿坝师训》2期。2010年威师科协年会共收文科论文34篇,理科论文22篇,德育论文15篇,另有14人次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获奖。2011年威师科协年会共收文科论文28篇,理科论文15篇,德育论文14篇,另有30人次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获奖。

绵阳市幼教联盟
政、学、研、产、用的紧密合作 共谋发展
版权所有 © 绵阳幼教联盟 | 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园艺山教育中路88号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楼A310 | 秘书处办公电话:0816-2886647